
出国旅游蔚为风潮的年代,各国纷纷发展旅游业。
以柬埔寨为例,过去是个极为贫穷的国度,自从在本世纪初开始积极发展旅游业,如今每年接待超过200万名游客,为国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年收入和无数就业机会,大大改善国内经济发展。柬埔寨旅游业靠的是吴哥窟,这座一度被虚掷的古迹,如今化腐朽为神奇,为柬埔寨创造新的未来。
到中国旅游,看中国的旅游建设,感触更深。
去年到新疆吐鲁番,自然免不了到著名的火焰山一游。火焰山大名,绝大多数人从《西游记》这部名著得知,除此之外,实在没有深刻印象。这座因小说而闻名的山,经长年风蚀的结果,山坡形成波浪条纹,加上山岩色泽带红,而酷热的天气又造成地面龟裂,因此远看有如火焰狂烧。
火焰山侧,建起一座展览馆,展览馆的入口处是一条长廊,长廊两侧尽是《西游记》壁画,长廊尽头就是大厅,一个一个纪念品专柜摆设于此,而大厅中央放着一架电视机,不停播放着中国拍摄的《西游记》电视剧。从大厅另一侧出去,可以看见一支巨型的定海神针,指向蓝天烈日,这其实是一支大型的温度计。然后沿着走道走去,就到了火焰山山脚。
如果说吴哥窟靠历史带动旅游业,火焰山则完全靠一部小说带动,重点是设计这个旅游景点的人,善于抓出火焰山仅有的卖点,大肆发挥。
北京的后海,有一座人工湖,周围都是老胡同,过去这里的宅第聚居着皇亲国戚,商贾巨富,还有文人雅士。而今,这些极具历史价值的名人故居,逐渐成了酒吧、咖啡馆、主题餐厅,游客和当地人构成汹涌人潮,越夜越美丽。
那情景很像吉隆坡已经有半世纪历史的阿罗街(Jalan Alor),由风味美食、酒吧、咖啡馆及小型旅社串联起来的旅游风景线,世界各地的游客都在这个地方溜达,留下最典型的吉隆坡印象。
发展旅游业,需要资金的投入,但资金该怎么用更重要。硬体的建设之外,软体的规划也必须兼备。为旅游业搞规划的人,应该要懂得说故事,而且要懂得说有趣的故事,所以当游客站在某个景点或者建筑面前,能够因这些故事而感动。
反思砂拉越的旅游业,我们已开发了多少旅游热点?又荒废了多少旅游潜能?我们的旅游当局,是否搞懂游客要听的,是关于砂拉越哪一方面的故事吗?
10-3-2009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