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8月13日星期三

茶香来了

《这里的故事019》

#蔡羽



那几年,古晋突然茶香缭绕,泡沫红茶从有点遥远的台湾,突然流行过来。

先是古老的友海街出现一间古朴风味的人间茶坊,然后在洪清河路也开了家龙格轩茶坊,而几乎同一时期在实加玛路一口气出现圆缘茶坊和红茶馆,对习惯喝老咖啡店的苦茶和立顿茶包的古晋人来说,台湾乌龙、龙井或者茉莉香片都是新鲜的名字。

年轻人尤其对这些源于台湾的茶坊趋之若鹜,除了一亲台湾好茶的芳香,各种台湾小食如水饺、锅贴、蛋饼等都是舌尖期待的美味。

那是九十年代中期了,随着经济大好,古晋人也开始追求新兴的休闲方式。在茶坊用餐喝茶,消费至少比传统咖啡店高一倍到三倍,吃喝起来都难免有点心疼。然而,泡茶坊在当时就是时尚,就是情调,抽象的感觉不是用具体的价格能够衡量的。

夜色逐渐密集,卸下日间的繁杂琐事,和朋友约在茶坊,在茶香和轻音乐里晃悠一个晚上,那时我也这样度过好长一段时间。特别在夏日炎炎的旱季,躲在茶坊中闲话家常总比在家中被白天遗留的热气煎熬来得有趣。

我们那时爱去友海街的人间茶坊。老街入夜就熄灭了,日间的繁华喧闹在夜晚七时过后丝毫不见踪迹。除了有些住着人的二楼零星闪出一点光线外,人间茶坊成了老街夜晚的眼睛,热闹着。

开始时,我们都喝冰茶,泡沫红茶、茉香绿茶、梅子情人茶等都是我们爱点的冰饮。好茶的口感,不是一般咖啡店苦涩的茶叶能及。每一口茶下肚,口腔久久逗留着的茶香,叫人心旷神怡。

去得多了,也跟老板混熟了,老板常加入我们的谈话,有时聊得兴起,他便大张旗鼓,来一手功夫茶。那当儿,电影中的功夫茶手艺,终于可以亲眼目睹,而且可以亲手端起小小的茶杯,将冒着热气和香气的中国茶往口里送。

茶道博大精深,那些年似懂非懂也学了一些,但爱上中国茶确是始自其时。冰茶固然可口,但不如功夫茶那般原味和讲究。泡茶的讲究,练成喝茶时的专注,每一口细心品茗,茶的回甘和顺滑才感受得到。

直到今天,我依然喝中国茶,偶尔也来一手功夫茶。我的功夫并不了得,但却享受。有时看见别人的家中或办公室也摆有茶具,总会心生戚戚焉,原来大家都是茶友。

如今,茶坊已经不如当年流行,但茶道和茶饮的普及化更胜当年。更多人意识到,喝茶有益健康,所以茶成了健康饮料。茶之盛行,看来那些年“拓荒”的茶坊是要记上一功的。

05-08-2008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