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

巷子里的活水

《这里的故事007》

@蔡羽



那个年代离今天太久了,久得无法想像。拉惹还在他的堡垒中,享受着殖民霸主的感觉,然后从堡垒一扇瘦长的窗口,望向河对岸,看着人们往返劳作。

十九世纪的天空很蓝,热带阳光热情万分,海唇街是这里最繁华的街道,沿河摆开人们的忙碌。人们在这里从事买卖,也积极投入在乡团会务,而河岸的几座码头也永远有忙着上下货的码头工友。

大井巷是亚答街中段的一条小巷,与旧称打铁街的中国街相对。这条巷子特小,而且是一条死巷,巷的后端是属于教会的山坡,一片翠绿草木。严格的说,大井巷虽然有店屋,但由于此路不通,绝对不是经商的好地方,然而每一天,这里却有数不清的人出入。

原来,荒凉的山坡之下,藏着一口水井,在还没自来水的年代,这里的井水是古晋的活水源头,邻近的街道都靠它维生。因此,大井巷成了热闹的巷子,人们跳着担子或拖着牛车到此汲水,构成另一幅有趣的画面。

廿世纪初,拉惹政府铺设水管,古晋开始进入自来水供应的年代,大井巷的水井因此完成历史使命,而整条巷子也从此平静下来。不久后,水井被填平,后代只能依据巷名,想象那口曾经何其重要的水井。

九十年代,政府从当年水井所在处开出一道出口,接驳当时新辟成——贯穿花香街及独立广场——的宏愿路,大井巷终于找到“出路”,成了一条有用的通道,重新有了一些热闹的声息。

好多年以前,进行亚答街的专题采访时,从一名老人的口中得知水井的位置,但在沥青路面上,实在也无法看出水井曾经存在的端倪。加上水井很早被填平,如今对水井有印象者几稀。

可以想象的是,在水井还很重要的年代,大井巷曾经那么受到光顾,如今的大井巷除了是一条辅助通道,其实并不适合经商。窄小的巷子中,只有那么三几家传统老店,更多的是住屋。倒是有一年和著名摄影家Jacky前去取景时,他的镜头下捕捉了大井巷色彩缤纷的一面。

街巷如人生,也有起时也有落。无论起落,时间继续走,你能不能继续存在,就看你的韧性了。

12-12-2007

没有评论: